欢迎您来到西北师范大学审计处网站      现在是:
站内搜索

研究型审计在地方高校经责审计项目中的思考与实践

研究型审计在地方高校经责审计项目中的思考与实践

开展研究型审计,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适应新时代审计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更好履行新时代审计工作职责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审计工作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甘肃省审计厅在省属某高校(以下简称N大学)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中,把研究工作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寓“研究”于审前、审中、审后各个环节,积极开展审计全过程研究,坚持把学习研究同审计实践有机结合,突出研究的前瞻性和实效性,把重点审计事项置于经济社会运行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综合研判审计发现问题的轻重和风险程度,从体制机制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推动N大学依法科学决策,完善内控机制,促进领导人员守纪、守法、守规、尽责,促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较好地发挥了审计的监督效能。

一、找准定位差距,确定研究学习内容

高校作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职能于一身的学术机构,其治理结构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有着明显区别,其经济活动的范围也更加广泛,这都对审计人员能力和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对各种情况进行科学研判,知己知彼,揭示问题才能有的放矢、精准到位。

(一)健全组织,搭建平台。为了使学习和研究取得较好效果,承担审计项目的业务处牵头组织,搭建开展研究型审计的平台,成立了N大学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研究学习小组,将参审人员全部编入小组。研究学习小组制定了研学方案,对人员进行编组分工,明确研究学习的目标、方法措施、阶段任务和各小组的主攻方向。加强对学习研究工作的领导,研究学习工作在分管厅领导的具体指导下开展,并定期召开会议,总结分析学习研究进度、成效和不足,及时改错纠偏定方向,解决问题出良方。

(二)对标目标,找准差距。对标即将开展的N大学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的目标任务,研学小组查找在自身建设上的差距,经综合分析,发现以下不足需要在学习研究中重点予以解决:一是在具体审计事项中缺乏宏观意识。审计人员在面对大量的各种账簿和资料,容易过于关注细节,导致宏观把握不足,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二是对被审计对象定责难。对“党政同责、同审同责”理解存在误区,僵硬地将党委书记与校长按同一标准审计,对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与地方党委政府、部门、国企的领导体制理解不深。三是审计重点不够突出。经济责任审计,同时融合了政策落实、预算执行、财务收支和专项资金等多种审计类型,在具体操作中往往没有聚焦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中的“决策、执行和效果”情况,突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

(三)了解对象,熟悉情况。《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只有掌握和熟悉被审计对象,才能有效发挥审计监督的“治已病、防未病”作用。研学小组通过多渠道收集N大学的相关资料、调阅N大学近年来的审计报告、积极与教育主管部门咨询交流等方式,调研省属高校战略规划、发展现状和改革方向以及N大学的历史沿革、办学方略、特色定位和未来趋势,掌握N大学近年来的发展规划、资金规模和重大建设项目情况,了解被审计领导的任职经历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通过对N大学的纵向整体研究及与省直其他高校的横向比较,全面掌握被审计对象的相关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研究和实施审计奠定坚实基础。

二、创新方式方法,突出研究学习实效

审计工作必须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之中谋划和考量,必须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觉提高政治站位,要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加强政策法规制度和被审计对象的行业特点、现状、趋势的研究学习,将研究学习和培训作为首要任务和先决条件。

(一)“学政策”深入研究。审计机关作为经济监督部门,党的经济方针政策就是学习研究的重点。研学小组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有关教育、科技和农业方面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和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等政策规划结合起来学习,确保在对政策理解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学习了《甘肃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加快推进甘肃省高等学校“双一流”特色建设工程的意见》《甘肃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实施方案》等甘肃省出台的政策文件以及N大学的规划、计划和方案等文件,准确把握我省教育政策和任务要求,补齐短板弱项。此外,还对近3个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及解读进行研读,反复对《〈党政主要领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释义》进行学习和讨论,掌握审计的指导思想、程序要求和关注的重点、热点,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通过学习和研究,准确把握高校的政策框架、改革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为下一步审计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二)“请进来”研讨培训。组织省教育厅及部分省属高校内审人员召开座谈会,就高校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取得成效以及高校在教学科研中存在的机制体制障碍和政策落实的难点和堵点进行了沟通交流。邀请部分省属高校长期从事内审工作的业务骨干,为研学小组介绍高校审计常见的问题和审计方法、高校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各个业务存在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等情况。邀请省科技厅参与制定科研政策的专家,讲解高校科研的现状、改革方向以及推进赋予科研机构人员自主权、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等有关政策落实情况。邀请厅内审计业务骨干分享投资审计、新政府会计制度、审计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经验做法。通过研讨培训,进一步熟悉了高校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特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更加准确理解适用的政策和法规制度,拓宽了审计思路,提高了认识水平。

(三)“走出去”实地调研。为了掌握第一手鲜活资料,研学小组先后走访省教育厅、省科技厅,了解掌握近年来教育和科研领域体制改革情况以及政策制度要求,收集整理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近几年出台关于高校的政策制度文件。还多次到N大学实地调研,收集学校概况、机构编制、内控制度、工作总结等资料和财务、资产、预决算等文件资料、电子数据40余项及N大学近3年科研项目清单。通过“走出去”实地调研,研学小组对高校审计相关情况和重点工作有了更深了解,更加直观地分析把握学校真实情况,进一步找准审计主攻方向。

(四)“拿回来”研学案例。在实施“学政策”“请进来”“走出去”的同时,研学小组积极用好“拿来主义”,将好的经验“拿回来”为我所有、为我所用。安排人员对近五年全省审计机关涉及省属高校的审计报告进行收集和整理,归纳总结出高校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组织研学小组进行学习,特别是对典型的案例组织讨论交流,大家谈认识、谈体会、谈收获、谈思路,以点带面,以案促学,以案促研。使研学小组成员更加全面掌握高校在政策执行、经济决策、财政财务和资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和风险点,找到审计的方法和路径,消化吸收为自己的审计思路和具体措施。

三、深入调查了解,科学编制实施方案

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基础和灵魂,是审计实施的依据,必须深入开展调查了解,细致周密的编制,确保目标明确、内容翔实、重点突出、科学合理,才能真正发挥方案的作用,为审计人员现场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一)统筹资源,优化配置。根据审计项目需求,从省属高校内审人才库中抽调一名专家编入审计组,发挥其熟悉政策、熟悉高校、专业性强、触角广泛的优势。在研学小组成员分工的基础上,对审计组人员和分工进一步细化,分为数据分析、政策决策、财政财务、资产采购4个审计小组,强化组内人员的协调搭配,为审计项目量身打造具有合理专业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审计组。通过统筹审计资源,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个性和特长,调动审计人员主观能动性,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二)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根据前期调查了解的情况及研学小组成员按照分工进行分析研判的结果,召开业务讨论会,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对审计实施方案反复推敲论证和修改完善。对审计的主要目标、审计范围、内容和重点、延伸审计的单位、重要性水平、人员分工、工作切入点、分阶段任务、预期成果等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制定的审计实施方案科学有效、易于操作,真正发挥方案的指导作用。

(三)突出特点,精准聚焦。审计实施方案紧扣N大学工作中心和改革发展方向,密切关注领导关注点、社会热点、民生难点、改革堵点,突出党委书记、校长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聚焦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两条主线,以经济活动为抓手,用系统论的方法思考谋划对N大学的审计工作,真正体现N大学的特点和特色,把N大学是否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突出高校“立德树人、科学研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定位,是否采取有效措施为我省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放在首要位置。重点围绕政策决策制定、执行及效果情况,财政财务管理和经济风险防范情况,重大建设项目实施、合作办学、资金管理使用和效益情况,以及领导个人廉洁从政情况等重点内容开展审计。

(四)理清思路,提升效率。为了提升审计效率,审计组梳理并形成了具体的审计思路。一是“查类似”。针对前期历年高校审计中发现梳理出的问题,进一步对共性问题准确归纳提炼,首先查看N大学是否存在类似问题,快速进行排查,提高审计效率。二是“寻疑点”。从财政管理、专项资金、非税收入、预算执行等方面利用大数据审计的优势,快速筛查有关经济活动真实合法合规的疑点线索并进行核实。三是“锁重点”。对所有经济事项、资金开展更为细致的调查,对涉及审计事项的部门逐个约谈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业务人员,了解具体情况,通过谈话询问、调取业务资料、填制相关表格等方式,进一步确定审计思路和措施。

四、优化组织管理,加强审计质量控制

现场审计中,审计人员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将研究学习与具体审计事项结合,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精准聚焦N大学的主责主业,依法文明廉洁开展审计。

(一)数据先行,分工协作。构建高效审计数据分析模型,变审计人员“路上跑”为审计数据“线上跑”,变“现场找线索”为“带线索到现场”。采集被审计单位的财政一体化信息系统中预算指标、国库集中支付、财务、科研、资产、学籍、招生、教职员工名册等数据以及外部的工商登记注册等数据,按照“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工作思路,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疑点线索,并分发各小组核实。各小组分工协作,对挪用专项资金、违规改变资金性质、专业技术人员未经批准校外经商办企业、结余结转资金未发挥效益、往来款长期挂账未清理、经济分类科目混用、资产账实不符和奖助学金、勤工助学资金管理发放不规范等问题进行核实取证,拓展了审计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各审计小组对涉及“三重一大”的事项审计,按照分工,互相协作,分别从会议决策、项目执行、资金支付三条线同时取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确保相关问题查深查透。

(二)突出重点,靶向发力。在严格按照审计实施方案审计的同时,审计组将审计事项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运行的大背景下审视,突出对权力运行中的漏洞、职能发挥上的弱项,制约学校发展的短板等方面的审计力度。在权力运行方面重点揭示了该校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差距,党委常委会会议议事规则不清晰,未结合学校实际将“重”细化分解,将“大”量化分档等问题;在学校职能发挥上重点揭示科研服务地方经济效果不显著,科技成果(专利)转化率低,科研项目资金结转结余较大使用效益不高,绩效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保障学生权益方面重点揭示了学生宿舍、图书馆、教室、食堂等办学条件不达标,学生食堂未体现“公益性”责任、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三)加强管理,提升质量。审计组加强了现场管理和审计质量控制的研究和规范。一是加强管理,防范风险。学习强调工作纪律、保密纪律和廉政纪律,建立考勤制度和重要事项登记制度,落实分级负责和节点风险管理。二是细化分工,责任到人。审计组副组长、主审和各组小组长各司其职,按照审计实施方案的分工,结合被审计单位实际,对审计内容进一步细化分工、落实到人。三是关注进度,及时调整。审计组定期召开会议,汇总问题、掌控进度、调整方向,重要问题集体讨论,重大事项和线索及时向厅领导请示汇报。四是规范操作,把控质量。组织审计组学习省审计厅《关于加强审计项目管理的建议》《关于进一步规范审计项目资料审理及审计业务文书核稿工作的通知》《优秀审计项目评审办法》《审计质量通报》等有关审计质量的规定和要求,梳理了审计项目管理的流程和具体标准,分析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关键环节,按照优秀项目的标准实施审计。

(四)转变观念,以审促帮。审计组坚持把主动服务的理念贯穿到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努力在监督中做好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监督,坚持“处理处罚”和“以审促帮”结合并重,审计服务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审前座谈及调研中,审计组认为科研审计是高校审计的难点,普遍存在科研人员对经费使用的认识上有误区、科研经费开支的相关性难以准确界定、预算编制流于形式及缺乏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等。审计组在科研审计中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帮助科研人员转变惯性认识误区,督促修订完善相关科研管理制度,建议N大学建立健全科研财务助理制度,加强对科研人员的政策法规培训,在财务人员协助下编制科研项目预算。审计组始终畅通与N大学的沟通协调机制,虚心听取解释说明,采纳合理诉求和意见建议,及时指出存在的一般性问题,帮助学校“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对存在的制度缺陷、管理漏洞和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深入研究问题的特点、规律和趋势,深层次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从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深化改革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建议。

(五)严格执纪,廉洁审计。在审前研究阶段,专门把执行廉政纪律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审计中,审计组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依法审计、文明审计,严格遵守审计“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管好审计人员八小时以内和八小时以外,严格执行廉洁纪律、保密纪律等。严格审计现场的廉政管理,审计组成立临时党支部开展廉政、保密专题教育,审计组现场负责人兼任廉政监督员、保密员,采取签署承诺书、开展廉政谈话、建立廉政档案等多种方式,压实廉政主体责任。审计中发现的所有问题均经过审计业务会集体研究决定,问题的取舍都有原因、有依据、有记录,严控廉政防控的每个风险点,确保了依法廉洁开展审计。

五、及时评估总结,扎实做好“后半篇文章”

审计组及时开展研究型审计的后评估工作,总结经验和不足,督促被审计单位及时整改审计查出问题,努力打通审计监督“最后一公里”,扎实做好研究型审计的“后半篇文章”,一以贯之,做到有始有终,善始善终。

(一)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在审计现场结束后,全面盘点开展研究型审计的得与失,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吸取教训。召开总结评估会,参审人员逐一发言,回顾研究学习过程,分享经验、剖析得失、提出建议,以案例的方式,从审计发现问题出发,倒推审计研究和学习的过程,锻炼逆向思维,强化成果意识,有效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分管厅领导和法规审理人员从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审计方式方法的有效性、审计质量和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点评,在总结分析中点出存在问题,明确改进方向和方法,并对深化审计成果运用提出具体要求。审计组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为今后开展同类型项目审计提供借鉴和依据。

(二)挖掘成果,提质增效。审计组通过审计成果和审计资料的深加工,深入挖掘审计项目的“附加值”,促使提高审计成果运用的高度、深度和广度,进而提升审计价值。一是撰写高质量的审计报告。针对存在突出问题,审计组在归纳整理和分析提炼的基础上,既实事求是反映问题,又从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出发,高站位提出贯彻执行教育方针,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健全重大决策机制,促进权力规范运行;树牢服务保障意识,创造良好育人环境的审计建议。二是进行审计回访。利用交换审计意见等时机,走访被审计单位,听取对审计工作的意见建议及廉政反馈,丰富审计视角,及时改进工作作风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益。三是梳理固化审计工作成果。总结形成利用大数据对高校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的组织管理和审计的技术方法,编写典型问题的审计案例,收集整理形成高校审计法规库,归纳完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操作指引等,推进高校经责审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三)督促整改,跟踪问效。坚持以改革的思路推动解决问题,做到揭示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相统一,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一体推进。一是专门安排部署,明确责任分工,做到层层有责任,环环抓落实,确保审计整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要求被审计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整改计划和具体措施,列出整改时间表,限期整改,做到态度坚决、责任明确、措施得力、整改到位、反馈及时。三是建立整改台账,对账销号,严格把握审计整改标准,对整改情况进行二级复核,杜绝虚假整改和整改不彻底问题,审计组持续跟踪督促,及时掌握整改进度,直至所有问题销号清零。四是秉持实事求是原则,以理服人,换位思考,不搞“一刀切”,对因机制体制等原因导致的问题整改周期长,允许被审计单位按照整改计划,限期整改。畅通与被审计单位沟通联系渠道,及时答疑解惑,把“审”和“帮”、“治已病”和“防未病”有机进行结合。

N大学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研究型审计实现了预期目标,N大学和被审计领导对审计结果也给予高度认可,审计人员能力素质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这些得益于研学小组全体成员主动思考和积极实践探索,密切协作配合,把研究理念贯穿全过程,突出对政策、体制、制度、机制等的学习、思考和研究,改变以往只注重揭露问题、简单提出建议的惯性思维,能够站在推动被审计单位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角度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如需转载,需经原作者同意)

作 者:省审计厅重大政策执行审计处 段璟伟


相关阅读:
设为首页 | 管理登陆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2013 西北师范大学审计处 ::::::::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安宁东路967号   电话: 0931--7971908    0931—7975019